日前,北京土地市場迎來了位於房山、大興兩宗地塊競拍,總成交價18.45億元。這兩塊地的成交亦無法逆轉北京土地出讓金創造了近4年來新低的局面。 記者根據北京市國土局官網及協力廠商統計資料計算,截至12月20日,2016年北京累計出讓土地42宗,土地出讓金為798.54億元,創近4年新低。與此同時,總供應725萬平方米的規劃建築面積,整體看,是最近11年來的最低值。 房山地塊居住部分全建自住房 日前北京土地市場再度開啟。市國土局土拍大廳迎來位於大興區、房山區兩宗地塊現場競價環節。 其中位於大興黃村地塊,起始價為10.2億元,在現場競拍之前共收到3次網上報價,據記者瞭解,該地塊僅有中建三局、石榴集團、旭輝三家企業參與網路報價,但在昨天下午的現場競價環節,三家房企均未到場參與拍賣,最終該地塊由報價最高的北京築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(中建三局)以10.302億元獲得。 該地塊的公告顯示,要求該地塊的建築面積開發商需要全部持有20年以上,且20年後如果需要轉讓或分割,需大興區政府同意。“這樣的條件太苛刻了,20年不准銷售,並且是全部,就這一條已足夠打擊企業拿地的積極性。”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。 而另一宗位於房山韓村河鎮的地塊競爭態勢較為激烈,包括首開、石榴集團、旭輝、韓建、中鐵建、鵬睿地產6家房企參與競拍,最終韓建集團在經過30輪的競拍後,以8.15億元奪得該地塊。值得注意的是,該地塊居住部分將全部建設成自住型商品房,且最大套型面積90平方米,銷售價格13500元/平方米(含全裝修費用)。 據悉,這也是北京第68宗自住房地塊,也是年內第14宗住宅用地。本宗地之後北京年內自住房合計供應32.1萬平米,接近純商品房住宅用地的38.9萬平米。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測算,按照成交價格,在額外貨值部分如果出現規劃審批等問題,專案很可能出現虧損。即使樂觀計算,最後也只能微利。 “純商品房地塊供應越來越少”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,北京純商品房地塊供應越來越少是非常明顯的趨勢,今年是最少的一年,好在自住房供應還能跟上,及時彌補了部分需求。但房企對於居住類地塊的渴求仍然很急切,一旦有地塊推出(若條件不太苛刻),還是會引發熱搶。 北京商品房市場在年內的成交熱度卻始終高企,成交額達到4739.39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。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稱,土地是商品房的生產資料,土地供給的不足將打破未來樓市供需的穩定局面,成為推動房價上漲的誘因之一。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,土地出讓金創造新低的原因在於北京土地市場日趨緊張的供應。作為此輪調控重要的一步,“增加土地供應”也被提上檯面。根據規劃,未來將進一步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,並結合年度土地供應計畫,加大中低價位、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比例。 【中央網路報】
原發文處:http://ppt.cc/aD6zL